联系方式

手机:18952151895  杨工

传真:0516-83668606

邮箱:39378291@qq.com

地址:吉田商务广场B座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江苏水利“十二五”发展回顾

来源:易洋消防 | 作者:易洋消防 | 发布时间:2016-1-25 11:28:18

5年来,江苏省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水利部与省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合作备忘录要求,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描绘了水利改革发展、兴水惠民的精彩画卷。

5年来,全社会水利建设投入高达180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农村水利和民生水利建设提速增效,改革红利普惠于民;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河湖水域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江淮安澜

5年间,成功抗御了正面登陆江苏淮北地区的超强台风,转移人员31.5万人次,人员转移规模创历史新高,实现人员零伤亡。成功抗御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保障了粮食增产增收,确保了城乡用水安全,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成功抗御了沿江苏南地区超历史强降雨袭击,出动各地抗洪救灾人员达25.97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整个“十二五”期间,依靠完善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流域治理全面推进。淮河治理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新汴河治理及世行贷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基本建成,分淮入沂整治、川东港拓浚等工程加快实施;长江治理新一轮江堤能力提升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太湖治理迈出令人振奋的步伐,走马塘延伸拓浚工程及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完工,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全面实施,新孟河工程开工建设;海堤巩固完善工程建设不断加码。

区域治理加紧实施。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排泵站改造等项目基本完成,江河支流治理及大中型病险水闸加固有序推进,黄河故道干河治理稳步实施,区域减灾兴利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大部分省辖市中心城区的防洪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江苏省境内大江大河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最大洪水的能力,淮河洪泽湖及下游地区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沂沭泗中下游地区达到50年一遇,长江干流、太湖流域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主海堤总体达到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的防潮标准。

与此同时,非工程措施也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5年间,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省市二级互连和省、市、县三级防指视频会商。防汛防旱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防汛防旱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各地防汛抗旱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完善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台风灾害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既有效控制了洪水,又合理利用了雨洪资源,基本实现大江大河岁岁安澜,为人民群众的安康幸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健全的跨流域调水体系保证用水无忧

2013年12月8日,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兑现着一江清水北上的承诺,彰显了江苏自足自身,服务大局的治水风范。

2014年夏,南四湖生态告急。江苏顾全大局,从长江抽水北送,历时20天,入湖水量达8000万立方米,打赢了一场生态大调水攻坚战。这是江苏省首次在主汛期实施生态应急调水,也是近年来实施江水北调、南水北调各泵站联合运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水。截至2015年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共计送水出境6.1亿立方米。

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基本建成。一条京杭运河串联起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三大湖泊,沟通长江、淮河、沂沭泗三大水系,在苏北地区形成了一个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网络,既可以由南而北引江济淮、济沂,又可以让淮水北调、引淮济沂,还可实现沂水南调、引沂济淮,实现了长江、太湖、淮河、沂沭泗四大水系互联互济。

江水东引工程体系日趋完善。随着通榆河北延工程成功向连云港送水,一条水资源补给“大动脉”从此纵贯南北,成为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激活沉睡多年的荒芜滩涂,点燃“海上苏东”的蓝色梦想。京杭大运河、新沂河、新沭河、泰东河、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一条条人工运河,或年代久远,或新建而成,如今都成为全省水资源配置大格局中的重要单元。许多过去只为抗御自然灾害而建的防洪、排涝、挡潮、灌溉工程体系,现在又承担起水资源调配的新使命,焕发出水利工程的新活力。引江济太供水体系得到巩固。形成了以望虞河为主要输水干线、多口门引江的供水格局,增强了太湖流域供水能力,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在苏州古城区,曾经的黑臭河道如今换新颜,呈现碧水悠悠、小桥流水人家的怡人美景。苏州古城区自流活水工程正是依托流域引江济太绘制的“活样本”,以望虞河和阳澄湖为优质水源,通过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实现了城区全面活水。

“十二五”期间,通过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调水系统加上各梯级调水,江苏省累计调水量达820亿立方米,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以丰补枯,以余补缺,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格局的背后,是江苏水利人统筹流域与区域、水安全与水资源综合治理,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火花。

水生态文明建设绘就水美城乡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皆是人民之所盼。水利人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努力寻找建设绿水青山的密钥。

5年间,围绕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建设大局,江苏省水利系统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主要抓手,推进水生态文明品牌建设,水生态文明之花在全省各地竞相绽放。

在城市,2013年,江苏省率先启动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苏州、扬州城市活水工程,无锡长广溪、泰州凤凰河、徐州云龙湖、镇江金山湖、南通濠河等已成为新的城市水生态工程亮点;淮安白马湖、苏州东太湖创新机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工程资金,合理规划整理出土地资源,实现水土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徐州大力开展城市水环境建设,形成“九河伴城、七湖绕城”的水系格局,被誉为“苏北好江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恒久动力。

在农村,水环境整治带来的环境改善也为农村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5年间,江苏花大力气实施的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实现了沟通水系、提升引排、整治环境、修复生态的多重效益,使昔日“小桥、流水、人家”原生态美景再度重现。不少地方农民群众将疏浚整治后的村庄河塘称为“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

目前,江苏省有9个地级市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江苏省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最多的省份;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推进的“水美乡村”建设,到2015年已实现“百镇千村”的建设目标;在水库库区结合移民帮扶,开展“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江苏省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13家,实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市级层面全覆盖。

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独具江苏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体系初步形成,连续两年蝉联全国水资源考核优秀等次。全省用水总量稳定在500亿立方米左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十一五”末的135立方米、24立方米下降为2014年的73.8立方米、17.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到0.59,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3.5%,地下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控制在6%以内,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江苏省将节水作为减少废污水排放、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源头措施,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多年开展电力、化工、印染等八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建设节水型企业、高校、社区、机关等各类载体近1300个,形成年节水能力11.5亿立方米。2011年起,全面启动涉及全省1万多所中小学的节水型学校创建,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节水意识。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全省已蔚然成风。

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正在不断得到实践和升华。相信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未来水乡的碧水蓝天将会以更加优美的姿态,为美丽中国添上绚烂的色彩。

严格河湖管理又见碧水畅流

2007年,泛滥的蓝藻把太湖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上到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

面对挑战,江苏水利人勇于担当,从人工打捞,到如今机械化打捞、产业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蓝藻治理新格局,再到调水引流、生态清淤、蓝藻处置、湖泛防控一整套综合治理措施,太湖水质明显改善。太湖治理的成功实践,为全国湖泊治理树立了典范,也成为江苏提高湖泊管理与保护科学水平的一个缩影。

5年间,我们始终把维护河湖生命健康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又一项重点任务。大力开展退圩还湖、退渔还湖工程,目前全省已有9个省管湖泊退圩还湖规划获省政府批复,规划新增湖泊自由水面累计达251.02平方公里。下决心清除洪泽湖非法圈圩293处、6.9万亩,恢复调蓄库容1亿多立方米。

水环境整治难,管护更难。江苏水利从河湖管理制度科学创新到水资源规范管理,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2011年,高邮湖邵伯湖、白马湖宝应湖、滆湖长荡湖、石臼湖固城湖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省管湖泊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的全面建立。2015年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的全省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召开,标志着省级层面湖泊管理与保护机构正式成立。目前,137个列入省级湖泊管理与保护名录的湖泊全部落实了管理机构,其中11个省管湖泊已成立了7个湖泊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

由无锡首创的“河长制”也已经在全国推广,江苏省已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河长制”管理组织体系,97%以上省骨干河道实现“河长”到位、管护到人。  为有效规范管理,全面开展了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对河湖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每年对重要河湖进行全覆盖巡查监测,发布重点河湖健康评价报告,为河湖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河湖管理与保护能力建设也在不断提升。通过对河湖岸线及水域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加大对非法侵害湖泊事件查处力度,有效维护了良好的河湖管理秩序。随着河湖管理工作的层层推进,社会力量也被带动起来。沿河湖附近的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力求通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来帮助企业生存和发展。机关干部和学生都积极投身河湖保护宣传,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日渐增强,全社会爱水、护水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碧水畅流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河湖健康是水利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这其中,透视了水利人对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高度自觉,折射出全社会对科学发展的理性认识。

民生水利建设泽惠万千百姓

农田水利建设,既关乎国家“粮袋子”,又关系农民群众“钱袋子”。“十二五”期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39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5365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340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由“十一五”末的81.6%、68.9%、30.0%提高到88.8%、78.9%、50.0%,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江苏以全国4%的耕地,生产了全国总量11.4%的粮食,农田水利保障功不可没。

在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乡镇水利站改革等工作,逐步建立小农水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目前,全省已落实村级水管员3.8万人,规范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98个,全省91%的乡镇水利站已明确为县水利局派出机构。

拥有持续、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不仅是百姓心中的企盼,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健康的必要保证。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都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来抓。江苏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1776.7万人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的同时,自加压力,超前推进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农村饮水和城市用水“同网、同质、同源”目标,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方便水”,目前工程已惠及1200多万农村居民。

饮水思源,更要思“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后续管理同样关键。5年间,从强化水源地保护、建设备用水源地、落实工程管理主体、制定合理水价、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逐步建立起农村供水长效运行机制,农村饮安全工程管理水平得到实质提升。

此外,对于水库移民和“两湖”搬迁群众、黄墩湖滞洪区等苏北六大重点片区群众,积极推进水利帮扶工作,建成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工程项目。

5年来,民生水利的阳光遍洒全省大地,转化为万千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法治水利建设力促行业发展

2015年年初,江苏省水利厅从全省100多家省级机关中脱颖而出,成为7家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之一。这标志着5年来依法治水卓有成效的探索获得了充分肯定。

法者,治之端也。“十二五”期间,省水利厅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水利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法治水利建设指标体系》,健全水法规体系,制定、修订水库管理、水土保持、水域管理等9部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出台31件厅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十二五”期间,我们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出台《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实施意见》,形成以执法巡查为基础,以专项执法活动为平台,以督查督办重点案件为抓手,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水行政执法新格局。    不断强化重点河湖非法采砂治理。成立了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联席会议,规范工程类采砂项目监管,并对长江非法采砂进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连续多年开展淮河流域及沂沭泗地区禁采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高压严打,有效控制了洪泽湖、骆马湖水域等非法采砂局势。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立案查处水事案件2107起,结案率100%,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2015年8月,《水利部门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标准(试行)》印发执行,使水行政执法又添一把“利剑”。

5年间,江苏省水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数次精简、合并、下放行政权力,行政审批事项由55项精简到12项,取消了所有非许可审批事项。对每一个行政审批项目,都制定了全套的格式文书并向社会公布。对每件网上运行的审批件全过程监控,做到及时跟踪、及时提醒、及时督办、及时反馈。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制度,仅2014年累计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60件,办结253件,按时办结率100%,打造了“阳光水利、法治水利、服务水利”的水利部门形象。

依法治国,良法为先,依法管理,与法同行。省水利厅运用法治思维,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之势,全省上下齐抓共建,形成依法治水的良好风尚。

回首“十二五”,水利建设发展成就已清晰地描绘在江苏省大地,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明亮印记;展望“十三五”,江苏省水利必将牢牢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朝着“建设新江苏、迈上新台阶”的发展目标,快马加鞭,阔步前行。


徐州消防设计 专业消防设计 徐州易洋消防 徐州消防设计院 徐州设计院 徐州消防 徐州办消防手续